設計原則是良好設計對我們的產品和營銷材料意味著什么的共同標準。將它們視為一組指導性思想,以幫助制定設計決策,幫助保持所有視覺效果一致,并幫助確定哪些特征最重要。
如果做得好,它們會使您的設計過程變得高效,高效和可擴展。
但如果做錯了,它們最終會成為理論陳詞濫調的列表,這些陳詞濫調表明顯而易見,并且不協助日常設計決策。
還記得那些被要求生活的公司價值觀,但卻很難付諸實踐,因為它們不實用嗎?這正是我們想要避免的。
我們對設計原則的第一次嘗試
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務實,避免將時間和資源花在一系列無法達到目的的原則上。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進行了初步練習,記錄了我們作為個體設計師做出的決策背后的原因。碰巧是團隊中的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內部設計原則,他們用這些原則來指導他們的決策。表達這些原則對于幫助我們建立一個共同的心理模型非常有用,這個模型是我們如何以團隊形式做出決策的。
我們結合使用各自的設計原則作為基準。經過幾次辯論,深入研究以及一系列以用戶為中心的最佳實踐,我們提出了以下列表:
1.用戶優先
我們首先了解用戶及其需求是關鍵。我們從不欺騙用戶,我們從不操縱用戶。
2.包容性和
可訪問性我們構建的所有內容都應該是可訪問的,包容性的,并且默認響應。設計應該在不同的環境和平臺上表現良好。
3.設計一致性
藍圖(我們的設計系統)是設計一致性的唯一真實來源。
4.挑戰不具有意義
的設計模式在上下文中,如果設計模式沒有意義,則挑戰用例并有意識地修改或建議針對該情況的新模式。
5.每個項目都從研究階段開始
讓我們徹底研究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其他公司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6.數據驅動
使用現有數據和KPI來指導我們的設計決策。
在公司范圍內應用的設計原則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與其他團隊討論和解釋相同的以用戶為中心的概念(例如,為什么欺騙用戶不是一種選擇,為什么這個新產品需要可訪問,可訪問性意味著什么,為什么我們的意見應該持續等)。
我們決定使用相同的方法幫助我們作為一個設計團隊凝聚思考并在公司范圍內應用它。目標是以一種可被組織其他人理解和有效利用的方式修改我們的設計原則。
在從工程,產品和營銷的詳細反饋(和大量辯論)后,我們提出了以下原則。
1.以用戶為中心
讓我們先弄清楚用戶需要的是什么,并為此設計。我們不是用戶。
2.可訪問
每個設計都應該快速,響應迅速,并且對用戶的認知/體力工作量低。可訪問的產品可以創造更多的受眾。
3.數據知情
設計決策在數據指導下更好。意見來到最后。
4.透明
透明的設計決策在我們的產品中建立信任,從而提高用戶參與度。不欺騙或操縱用戶。
5.統一 *
每個部分都是更大整體的一部分,應該大規模地為系統做出積極貢獻。應該沒有孤立的功能或異常值。
6. 80/20
80%的結果來自20%的努力。而不是解決所有問題,讓我們的目標是產生更大的影響。
7.早期交付
越早我們在用戶面前進行設計,我們越早知道哪些有效,哪些無效。
*原則#5是從Airbnb的設計原則借來的 - 我自己也沒有更好的措辭。
我們現在擁有一套公司范圍的設計原則,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制定日常設計決策所需的指導,而且還作為一種工具,大大改善了我們與其他部門的合作。從工程到產品和營銷,我們都說同一種語言。
務實的部分
我們設計的東西我們認為在語義上是正確的,在語法上是一致的,但如果在結果上,沒有人理解結果或所有努力的意義,整個工作就沒用了。